or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姓名:
寄件人email:

名人書房〉讀人生哲理,也讀紅男綠女-閱讀林懷民的4種閱讀




遠見雜誌
名人書房〉讀人生哲理,也讀紅男綠女
閱讀林懷民的4種閱讀

《遠見雜誌》撰文=王思涵

2012-07-01

關於林懷民,我們似乎已太熟悉。小說家林懷民,犀利且充滿想像力;編舞家林懷民,嚴厲而深切。但,做為讀者的林懷民呢?


6月初,《遠見》記者來到林懷民位於八里淡水河岸的家,四個36長格的大型書櫃,簡單區隔出客廳、臥室與書房。每層書櫃外緣,閒放些明信片、藥罐與手電筒,最下層堆疊雜誌與DVD。

或許是木色的關係,也或許是間層偶爾出現的佛像,站在林懷民的書櫃前,沒有求知深沉的壓力,反而非常平靜。 書櫃裡有老書如深紅皮,標楷體的《安娜.卡列尼娜》、外文書像《Bauhaus》(包浩斯),也有新書如宮崎駿的《折返點》。沈潛的時光,緩緩流動著。

林懷民65歲了,關於閱讀,可以「輕」,也可以「溺」,可以「走走看看」,也可以「交朋友」。他是怎麼讀書的?我們整理出他的四種態度,且看下去。

喜看《壹週刊》寫飲食男女

「我是張愛玲說的那種輕型知識分子(light intellectual;或作輕性智識分子),報章雜誌之徒,」一開場,林懷民便俏皮且得意的界定自己。

所謂「輕型知識分子」是張愛玲用來形容他的姑姑之詞,張愛玲與姑姑走得近,她形容常與文人深奧之書撇清的姑姑,有一種清平的機智見識,妙語如珠。林懷民說,他不是認真做筆記「閱」讀的人,常常是消閒時間的「悅」讀,有些讀過就忘,但記得清楚的也很多。

近年來,因為時間少,「愈讀愈簡單」:厚的、中文的經典較少讀,但報章雜誌則少不了,從書櫃上堆疊來自香港、大陸與美國的雜誌可窺一二,其中包括讓眾人跌破眼鏡的《壹週刊》。其實,林懷民看的重點是人物報導,「他們就連寫到處跟人家睡覺的人,也寫得津津有味,那是一種本事,」前陣子大陸作家章貽和的專訪,更被他形容是一絕。

最近一本讓林懷民愛不釋手的書是《巴黎人》。作者葛蘭姆.羅布(Graham Robb)寫過多部大受好評的名人傳記作品,包括《雨果》,通曉歷史,行文簡單流暢。新書中,羅布用二戰前的重要人物與事件傳述巴黎的故事。林懷民舉例,書中一段寫巴黎地鐵,發展地鐵的年代與普魯斯特是同時並行的,普魯斯特不出門,從來沒有坐過地鐵,但當他寫就《追憶似水年華》,既不是言情小說,又厚厚一本,地鐵上,竟然人手一本,許多人看書看到坐過站。

「我喜歡知道一些囉哩八唆的事情,裡面講左拉怎麼死掉、怎麼有小三,講他兩個小孩,講《波西米亞人》的歌劇怎麼出來的,都經過考證,走文筆調很light(輕鬆),非常有趣。」

旅途讀畢《追憶逝水年華》

雲門舞集每年幾乎有半年的時間,都在世界各地巡迴。林懷民每到一個國家,便閱讀當地的小說。而這習慣,從他自己去旅行的時候開始培養。「我在印度的時候,就在印度買書讀,出去才有時間讀點東西,回來沒辦法,所以我會『立志』在旅行中看書。」像是林懷民小時候一直爬不過的高山:《追憶似水年華》,前幾年,雲門到歐洲旅行六週,終於讀畢。

之後,林懷民到巴黎,春寒,小雨不停,可是到了禮拜一,「ㄏㄨㄥˊ整個天晴了,全部人穿著時裝出來,丁香花濃郁得讓人想吐,突然間,你知道所有普魯斯特寫的《追憶似水年華》,那美術館的顏色,還有春天的花,」林懷民繪聲繪影。「我立志明年雲門第四次到莫斯科巡演,一定要把《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完。但我討厭俄國小說的名字,像變色蜥蜴。(例:斯基)」

有了閱讀做後盾,每回林懷民和其他舞者去參觀拍照,總比其他人有更多文化認識與體會,不只看到雕像的表象:普通、不怎麼漂亮,而能辨認這是俄國文學家普希金,也知道為什麼街道與廣場都以他為名。

藉《英倫情人》浸入美感中

有時生活過於忙碌,人需要閱讀一本文筆優美、劇情高潮起伏的書,不為汲取新知或豐富學養,而是純粹感受它的美。對林懷民來說,這本書是《英倫情人》。《英倫情人》不是關於愛情的奧斯卡電影嗎?不免令人有些詫異。

「我最近幾年很耽溺,都在讀《英倫情人》,帶在旅途上,演出結束,睡覺前,隨便翻哪一頁都好,英文原文太美了,跟電影完全不一樣。」林懷民認為,《英倫情人》的電影,採西方主流的觀點,側重愛情。但印度作家Michael Ondaatje的原著,著墨更多在受教於英國殖民體系的印度男孩身上,從他決定投入戰爭,為人類的公平正義打一場「聖戰」,到美國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他離開,以及他哥哥在印度推行獨立運動等,其實都在反射殖民地等問題。

靠《百年孤寂》結識馬奎斯

諾貝爾得主、拉美文豪馬奎斯在《百年孤寂》中,有一段描繪:家族大家長老邦迪亞晚年被綁在板栗樹上度日,最後逝世時,天上不斷飄下白色的花,堆積過厚,在路邊睡覺的狗因窒息而死,隔日還得在落花中開出一條路出殯。既荒謬,又荒涼。

可是,林懷民幾年前到歐洲旅行,到處開滿白花,一問之下,正是板栗樹。後來,雲門赴馬奎斯的家鄉哥倫比亞巡演,林懷民親眼看到那邊的人與社會景象,才發現「馬奎斯寫的東西都是真的,絕不是什麼魔幻,只是他這邊捏一下,那邊捏一下。」林懷民為馬奎斯著迷,《百年孤寂》成為他每年必看的著作,國內宋碧雲翻譯的版本,因易散裂,他至少有三、四本。而他不僅收藏馬奎斯所有作品,相關傳記也「通包」。

「太好看了,我想知道他更多事,我會檢查馬奎斯在小朋友時代的寫法,後來的變化,我就在玩這個事情,很開心,這已不是閱讀,而是交朋友,」林懷民激動地說。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
www.gvm.com.tw


文章出處|遠見雜誌7月號   原文作者|王思涵   發佈日期|2012-07-18
亞太培訓顧問
<-- 按圖刷新
智谷顧問
(02)27363878*136
黃小姐(公開課程)
(02)27363878*521
張小姐(內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