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練習曲-團隊共識與溝通花蓮體驗訓練營
《本梯開放學員個人報名,名額有限》
You hear and you forget, you see and you remember, you
do and you understand. ---Learn by doing
您想徜徉再大自然環境中,體會團隊共識的重要性嗎?
您想認識來自不同產業的伙伴瞭解每個人的工作嗎?
◎訓練/課程目的與方式
產業學院突破傳統上課模式,以戶外活動之體驗方式提供學員了解團隊合作與默契建立之重要性,訓練重點將以灌輸團隊合作重要性與領導統御觀念,過程中將以戶外活動方式進行關卡突破與完成為主。全程訓練中將由教練隨行與引導,以完成各式活動來體驗團隊的價值觀、使命,以及挑戰自我能力之活動,透過競賽方式進行課程安排。包含利用團隊合作進行沿途任務執行與挑戰各關卡活動方式訓練之。
◎訓練課程大綱
1.團隊目標建立與默契培養訓練。(6小時)
2.潛能開發引領教導與訓練。(5小時)
3.危難應變和處理之模擬訓練。(5小時)
3.1 臨危不亂實地訓練。
3.2 團隊默契與互助實地訓練。
3.3問題處理與解決實地訓練
4.訓練後體認分享與引領。(2小時)
◎訓練/課程成效---打造成功團隊之關鍵人物
1. 改善思考模式:
啟發多元思維、增進創意與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2. 強化溝通技巧:
在活動中增加傾聽.學會給予伙伴回饋。
3. 增進信任感:
由於建立信任感,學員更勇於體驗、嘗試未知的事物和參與較具冒險性的活動。
4. 改善決策能力:
透過活動中所塑造的情境,模擬評估訊息與決策內容的可行性,嘗試學習錯誤但不需付出太多的代價。
5. 強化團隊工作:
快速建立團隊,給予並接受團隊支持。
6. 改善計劃能力:
透過團隊激盪,決定目標的步驟,提高計劃的周全性。
7. 強化領導能力:
從情境中學習,強化引導團隊達成目標的能力。
8. 提昇合作能力:
以正向積極的態度分工合作,放下自我.融入團隊,朝共同的目標前進。
9. 激發團隊鬥志:
情境掌握、凝聚共識、領導決策,塑造優質團隊文化。
10. 落實執行力:
透過問題發生,提出討論,取得共識,完成任務。
◎教練團師資介紹 (依班隊性質安排隨行教練)
王鳳奎 博士 |
謝國倫 先生 學 歷: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專 長:團隊合作與人際溝通、商業談判、最佳化思考。 經 歷:經濟部工業合作推動小組組長、中國科技大學講師、台灣電力公司、工研院特約講師。 現 職:工研院產業學院副組長 |
周怡君 小姐 學 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學科技與媒體碩士、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班。 專 長:溝通效能、Managing Changes、團隊運作、組織學習。 現 職:經濟部專業人才發展計畫辦公室副主任、工研院產業學院組長 |
徐艾苡 小姐 學 歷: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學士。 專 長:團隊運作、團隊互動、活動企劃設計。 經 歷:傳薪童軍團羅浮群群長、執行團長。 現 職:工研院產業學院台北學習中心課程規劃師 |
◎訓練課程日期:10/16(五)-10/17(六)
◎訓練課程行程:台北站-花蓮-瑞穗(宿)-花蓮-台北
◎訓練課程方式:自行車縱騎193縣道花東縱谷及秀姑巒溪團隊訓練
◎訓練課程費用:每人15,000元整
◎註1:
集合點與解散點以台北車站為起迄。本課程請親洽聯絡人員,每梯限定學員32名(依報名先後錄取),各梯次如遇企業包班本院得視情形取消班隊,已完成報名者則視缺額優先錄取之。(費用包含午餐、晚餐及早餐、住宿、車資、保險、泛舟等費用)。
◎註2:
本課程需騎乘腳踏車(約30公里)及下水泛舟,學員若體力或能力無法勝任上述二項活動請勿報名參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