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訓練機構培訓制度之有效策略

本文2012/11/26 已見工商時報 工商e報


中小型訓練機構培訓制度之有效策略

本文作者:張前偉 大專教師

勞委會職訓局人資訓練品質輔導顧問



本文結合勞委會職訓局人資訓練品質TTQS指標與人力資源理論的整合與運用,經過文獻回顧與輔導顧問實務經驗為基礎,進而得出中小型訓練機構培訓制度之有效策略,強化企業人力資本訓練績效暨能夠實際執行以提升國內企業在經營績效上的競爭優勢,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1.企業發展的根本在那裡 ?

古人說國家中興之本在於人才!中國大陸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個科學技術是怎麼來的?當然是由人提出發想,還得靠人生產製造設備,靠人進行效率化操作,歸根結底,人才才是最重要第一生產力。更進一步看看中華文化發展史以及古希臘、羅馬文明,當代世界文明,都是由人類來創造的,換句話說,是由各行各業傑出人才譜出的天籟。你們認同我這個觀點嗎?

2. 人才從那裡來?

人才從那裡來?若要高薪引進?薪資要高到多少?(目前台灣民粹掛帥下,會深陷貧富不均的泥淖裡)。我們能夠引進多少?依我看:既然人才是資產也是最重要第一生產力,我們無法引進太多人才,況且還要考慮忠誠度問題,最務實的作法我們自己培養人才,如果我們舉國人民都成了合適的人才,我們還會擔心企業在經營上沒有人才,沒有績效嗎?國家經濟不興旺嗎?

3. 如何強化人力資本是當前最重要課題?

既然人力資本是第一生產力,如何強化人力資本是當前最重要課題,剛剛提過人才從那裡來?固然有多元化管道晉用人才,但是務實的作法我們自己培養為佳,如何培養?答案就是人力資源單位建立教育訓練系統,必須有程序、有方法、有步驟的執行, 就是建立一個高績效TTQS之訓練體系

4. 小型訓練機構發展之困境?

資源本位觀點來看, 資源的分類;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人力資源、 經營能力 (業務相關能力、組織能力),大型企業以上資源相對中小型訓練機構多了太多,平時就有制度及執行確實,當引進TTQS時候大多按照TTQS指標整理文件就好了,特色及優點很容易呈現,當然不可諱言TTQS評核時易得高分。可是中小型訓練機構截然不同,資本小、規模小、人手少,雖然企業可以生存但是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特色及優點,更談不上適切之呈現,當然不可諱言TTQS評核時得分不多。
顧問輔導時候最怕現總經理接待我們,所謂的總經理現象是指總機、經辦、助理,三大要職為一身。甚至沒有受過TTQS訓練,關於TTQS內涵也認識不清,輔導時提供的文件只有一兩本,甚至文件檔案空空如也。每一個人都知道要努力進步,但由於資源少、人才少,大部分中小企業陷入往下沉淪之循環,這是一個通病,也是顧問師的挫折。實際上越是輔導一個小型訓練機構從零到有,進而評核過獲得門檻的成績,所獲得的成就越大,貢獻度也就越高,所以
顧問師任重而道遠亦。

5. 分配理論觀點

勞委會之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期望由公部門帶動人力資本的增強,強上加強、化弱為強。從公平分配理論觀點看,也希望弱勢團體的小型訓練機構獲得補助資源多一些,藉此改善企業體質。實際上資源少、人才少,大部分小型訓練機構不知道如何申請人力資源提升計畫,即使知道如何申請,也提不出精美完善的文件企劃書,產生大魚小魚進入同一個池塘現象;大魚吃了小魚的資源,故大型企業本身資源多,藉此更可以獲得政府的較多輔助,而敖敖待哺的小型訓練機構反而獲得較少的政府人力資源提升計畫輔助。

針對小型訓練機構提出簡單可行策略之建議:

1. 雛型法;
背景說明: 1.往往上完基礎課程也沒文件呈現,要有文件才能輔導,不然時間浪費在重複上課模式的講授。2. 文件不確實如塗改未簽名等等,通案辦理。3.策略問題;個案辦理。顧問VS.評委 宛如一場攻防戰,期待顧問找出缺點越多越好,防禦力完備,期望評委找不出缺點,沒有突破口。此戰役要

落實在企業/機構單位本身,若是無執行力就是一場空。對策:首先要提出一個概略式的TTQS文件模型,方式:雛型系統文件大約符合基礎班講義即可,
不要空無一物,輔導顧問才能發現受輔導單位那邊理解不足,
那裡認知有誤,藉此顧問提出建言,逐步改善之。

2. 強化專業人員素質必需受過TTQS訓練,人格特質尚需增強抗壓性,健立系統化人力資源管理知識。

3. 輔導期間及評核前,陣前不可換將,目前部分現像有少數負責經辦業務之年
輕人不想面對評核乾脆辭職。

4. 部分學員上完TTQS基礎班也不了解指標,無法適切的呈現文件,對策:首先
要充分理解基礎班講義,多看幾遍然後疏裡容易簡單,提出困難點詢問老師
或輔導顧問。方式:基礎班講義要和19項指標連結,再依照19項指標逐一
檢核,若無法正確呈現,可依講義提供的方法或顧問意見進一步改善。

5.建立缺點改善進度跟催表,首先可以清楚定義問題,避免好槍打錯靶位,再
來自主管理以及時間及進度跟催,避免執行力不會淪成空談

6.中小型訓練機構經辦人員必須有旺盛的企圖心,藉此扭轉資源匱乏的劣勢,
握反敗為勝的契機


參考文獻

吳秉恩,1991,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理念、運作與實務,台北:華泰
張火燦,1996,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吳美連,林俊毅,1997,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
李誠,2001,高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李誠,2002,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 台北:天下遠見
張緯良,2003, 人力資源管理,台北:雙葉書廊.
方世榮,2001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
李長貴,2000, 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
諸承明,1999,台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個案集, 台北:華泰.
方至明,2002,企業競爭優勢 , 台北: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方至明,2008,企業競爭優勢 , 台北: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專案管理,第二版,2008,劉雯瑜, McGraw-HILL ,普林斯頓有限公司
張志育,管理學 ,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賀力行,管理學 ,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張承,管理實務與個案分析,鼎茂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營杉,策略管理,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林孟彥編譯,管理學,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戴國良編著,組織行為學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祿旺譯,今日管理學,台灣培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
個人之各式管理雜記

陰! 木柵山房 張前偉老師 管理講義

文章出處 |張前偉 原文作者 |本文2012/11/26 已見工商時報 工商e報 發佈日期 |2015-01-19